別碰為什習慣謝你症麽5個越來越多醫尿毒會感生勸說,腎
01 長期憋尿,男子確診尿毒症
42歲的張師傅是一名長途客運司機,因常年奔波於各省市之間,上廁所對他而言,也就成了一件難事,為了減少上廁所的頻率,張師傅隻能強迫自己少喝水。
尿意上來的時候就憋著,憋到膀胱快要爆炸,長年累月的工作,讓張師傅突破了自己的生理極限,他常常尿意上湧,一忍就是兩三個小時。
最近一段時間,張師傅發現上廁所的頻率明顯提高,有時候隻不過間隔五六分鍾,他就又有強烈的尿意,有時還會有尿不盡的感覺,嚴重幹擾了他的日常工作。
最開始,張師傅以為自己隻是尿道發炎,卻沒想到幾天之後,伴隨而來的還有下肢浮腫。他的雙腿像“注水”一般膨脹起來,手指一按,就會留下一個凹陷的坑,皮膚半天都無法回彈。
這可把張師傅給嚇壞了,他趕緊放下工作,到醫院掛號就診。最終,張師傅被醫生確診為尿毒症晚期,腎髒功能已經嚴重受損。
02 確診腎炎未重視,終釀慘禍
家住山東的李先生,是一位忙碌的上班族,熬夜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飯,他也隻能用煙酒緩解自己的工作壓力。
在單位早些年組織的體檢中,李先生曾被查出患有慢性腎炎。醫生在看到報告單的當下,立即警惕起來,反複囑咐李先生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,定期複查,以免病情不斷惡化加重。
起初,李先生確實有采納醫生建議,但還沒堅持多長時間,繁重的工作就將他打回原形,眼見身體也沒出現什麽大問題,李先生也就漸漸將醫生的話拋在腦後。
誰知前兩天,李先生卻突然出現排尿困難的情況,明明膀胱快要炸裂,但他愣是一點尿也擠不出來。有時,好不容易忍痛排出一點尿液,還會稍稍泛紅,夾雜著大量經久不散的白色泡沫。
這時,李先生才察覺到身體的不對勁,回想起之前被確診慢性腎炎,他趕緊到醫院的腎內科進行複查。最終毫無意外,他的腎炎已經惡化成了尿毒症,未來隻能靠著透析來延緩病情惡化。
一、尿毒症越來越多?5個不起眼的行為正掏空腎髒
我國居民慢性腎髒病發病率的逐年上升,讓中國尿毒症患者人數,正逐步邁入曆史最高峰。
相關數據顯示,截止至2020年12月底,我國的尿毒症透析患者人數已經達到69萬人,較20年前增長近13倍。
而著名醫學期刊《柳葉刀》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也提到:2017年全球共有6.975億慢性腎病患者,其中有近1.32億患者在中國,占全球患病人數的1/3。
為什麽中國的尿毒症患者會越來越多呢?相關研究猜測,或許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有著這些不起眼的傷腎習慣:
1.喝水太少
喝水太少,會讓我們的排尿量減少,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,容易引發腎結石、腎積水等。保持充足的攝水量才能夠保持正常的排尿量。
2.經常憋尿
經常憋尿可能導致膀胱中的尿液逆流到腎髒,導致尿道感染,引發腎炎,對腎髒造成損傷。因此,平時需要養成及時排尿的習慣,減少對身體的傷害。
3.亂用藥物
是藥三分毒,藥物的不當使用不僅不能治病,還有可能會對腎髒造成不小損傷。常見的具有腎毒性的藥物有感冒藥、抗生素、中藥、利尿劑和心血管疾病藥物,我們在用藥的時候一定要聽醫囑,不能夠亂吃。
4.不當飲食
喝太多含糖飲料、飲食太鹹、大魚大肉、愛喝老火靚湯等,都屬於不當飲食的範疇,這類食品容易導致尿酸增高,還會增加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,對腎髒十分不友好。因此均衡健康飲食是十分重要的。
5.過度勞累
長期睡眠不足,過於勞累,容易讓腎功能下降速度變快,出現蛋白尿的風險也會變高,進而對腎髒造成進一步損害。保證睡眠充足、得到良好的休息可以讓腎髒更加健康。
二、腎病來臨有信號,需要警惕泡沫尿?
因為腎病患者往往都有泡沫尿的情況出現,所以讓很多人認為泡沫尿就是腎病的前兆,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準確的,因為泡沫尿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原因。
溫度較高、睡眠不足、攝入肉類過多,都有可能導致生理性泡沫尿。除此之外,尿液衝擊力也是導致生理性泡沫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當排尿速度過快、用力過大,尿液的衝擊力就會比較大,衝擊之下,尿池裏麵就會產生較多的泡沫,這是常見的物理現象。
所以當尿液出現泡沫時,我們不用過分焦慮,可以先用一個小方法進行鑒別:提取部分尿液放置入容器之中,用手來回震蕩,然後觀察它的泡沫變化。
一般來說,如果泡沫持續時間較短,形狀大小不一,且大多體積偏大,那有可能是生理性泡沫尿,無需過分緊張。
但如果如果尿液表麵出現許多細小而經久不消的泡沫,那就有可能是蛋白尿,屬於病理性泡沫尿,此時就應該盡快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。
當然,以上方法僅供參考,結果並不一定準確,所以,如果想要求得準確結果,最好的鑒別方法還是到醫院進行尿常規檢查,盡早排除病因。
另外,如果發現最近自己的尿液出現以下變化,也需要格外警惕自己的腎髒是否存在健康問題:
1.尿液顏色發生改變
正常尿液的顏色一般呈淡黃色至深黃色,如果發現尿液呈紅色,有可能是血尿或血紅蛋白尿,幾乎無色則可能是腎萎縮,這時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。多加注意尿液的顏色,是提早察覺腎髒病變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2.排尿量減少
正常人24小時的排尿量在1500-2500毫升左右,少於400毫升為少尿,少於100毫升為無尿。正常情況下,尿量與飲水量及出汗量有很大關係。如果不是因為喝水少和排汗多的原因,出現排尿量減少問題,就有可能是腎髒正發生病變。
3.夜間尿頻尿急
一般情況下,一個人每天應排尿約8次,每次約300毫升,總量2500毫升左右,夜間排尿不多於2次,如果夜間排尿多於2次,就屬於異常情況。
如果出現以上異常變化,且持續時間超過半年,建議趁早到醫院接受相關檢查,早發現,早治療。
三、這些腎病高危群體,更應保腎護腎
想要提前預防腎髒疾病,我們應該做到保腎護腎,尤其是糖尿病患者、高血壓患者和痛風患者等,罹患腎病的風險高於常人,更應堅持養腎護腎,定期檢查腎髒功能。
最基本的養腎護腎手段是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:多喝水、少憋尿;多清淡;少重口。
除此之外,我們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:
1.食療養生
根據陰虛、陽虛的不同情況選擇食物。
腎陰虛的人盡量少吃辛辣、性偏溫熱的食物,可以多吃黑豆、冬瓜等“清補”的食物;腎陽虛的人則可以多吃羊肉、鹿肉等溫腎壯陽的食物。
2.穴位按摩
平時可經常按揉或叩擊腰骶部,摩擦腰部兩側,活動腰臀部,每天早晚各一次,能溫腎陽、利腰脊、通經絡。
除此之外,還可以按摩耳部和腳心,這兩個位置上的穴位也可以調節髒腑功能,益腎強身,按摩時注意力度不要太重,適度即可。
3.多喝水
相關研究發現,大量飲水有助於腎髒排出鈉、尿素和多種毒素,有效降低罹患慢性腎病的風險。
日常生活中,我們應該至少喝夠1.5升-2升水,建議可以晨起喝一杯溫開水,睡前盡量減少水分攝入,避免起夜。
4.積極運動
高血壓容易對腎髒造成慢性損傷,而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,從而降低慢性腎病的發生風險。
所以,我們應該積極運動,跑步、遊泳、踩單車都是不錯的選擇,建議每周可以開展2-3次。
腎髒健康十分重要,我們平時都應該好好注意防護,多加觀察自己的排尿情況,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,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尿毒症患者。
(责任编辑:阿茲特克國王 Megaways)
- 網友懷疑《滿江紅》抄襲,網友扒出與十年前的一部電視劇很相似 views+
- 突然宣布:卸任 views+
- 澤連斯基簽署法令 對向俄提供鐵路運輸協助的185人實施製裁 views+
- 上世紀30年代,在美國沙灘上玩滾鐵環的女子 views+
- “數字+體育”深度融合海豹直播全方位變革體育運動本站 views+
- “大明星”張天愛挺會穿,“內衣外穿”好大膽,造型時髦又精彩 views+
- 女子在大雪天脫掉上衣下跪求原諒,中年男子怒吼:你把衣服穿上! views+
- 大過年的,不帶這麽嚇人的:不看新聞聯播易得抑鬱症! views+
- 庫裏:我都沒退位,普爾就搶著登基了!明白格林為啥打他了 views+
- 華為女皇孫亞芳帶領7000名員工辭職,隻為救華為於水火,後來如何 views+